1、心理能量和物理能量一样,可以互相转化。能量流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是感应。感应的第一种表现是:相似者相互感应。在一个人的内心中,感情上是同类的事件,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,都互相吸引并结合。所以一个人快乐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快乐的事情,而忧伤的时候回忆起来的都是痛苦。因为在一个快乐的意象出现的时候,其它快乐的意象,因为在情感上和它相似,所以也都被吸引出来了。所谓触景生情,也是这个原理,因为在相似的景色中,过去和这个景色相似的景色的记忆就被激发出来了,而与此相关的情绪也被激发出来了。还有一种表现是相反的事情会相互感应。在思维中想到一件事,不仅会联想到和它相似的事情,也会联想到相反的事情。比如看到花开,就联想到花凋谢。在强迫症中这个现象很明显。就因为会出现感应,人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痛苦,会逃避或回避一些事情。
2、心理障碍可以担供一个机会,让人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机会。它迫使人们改变自己,因为不改变将走向绝路。在挣脱心理障碍的过程中,人的心灵经历了锤炼,所以在心理障碍解决后,一个人不仅像过去一样健康,而且比过去还要健康。
3、心理医生往往保持一种无知的态度,注意倾听和共情并采取多种视觉,引导当事人去觉察自己,了解自己,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,并自发地去寻求改变。
4、不要让对方误解你对他的痴情行为有积极的反应,对他合适的行为给予好的反应,对你认为不合适的行为给予冷淡反应,阻止他进一步前进,这是一个消退技术。
5、失眠是一种结果,往往是其他原因引起的,寻找失眠的原因,分析并加以解决,原因消除了,结果自然就改变了。
6、道家崇尚自然,昌导无为,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,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,不人为造作,达到无为而无不为。顺天者昌,逆天者亡,天就是自然规律。
7、不以恶小而为之,不以善小而不为。也许你的一句善意的鼓励,将使一个对学业失去勇气的孩子发奋图强,也许你的一个温暧的微笑,使一个准备轻生的人,停下了走向死亡的步伐。种善因会结善果。
8、给予才能有收获,有舍才能得到。瞎子打灯笼——白费蜡,其实瞎子的做法实在是非常高明,深谙给予之道。他给予别人光明的同时,避免了别人撞伤自己。给你的越多,你得到的就越多。
9、低调做人,进可攻,退可守,看似平淡,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。人的智慧由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,另一部分是对人自己的认识。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一个人活在世上,不能以一己之心去衡量他人,也不能只关注自己而忘却他人的存在。我们与周围的世界是不可分割的,一体的。
10、心态平和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,灵活变通是成熟的重要品质。人必须战胜自我的人格缺陷,才谈得上完善和发展。也就是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认清自己,找到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。人贵有自知之明。
11、体验是无法传达的,生命的意义来自于体验,如果你真的爱过什么人,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爱的意义,当你有了体验,它就变得真实了。你只能通过体验才能理解它,没有人能代替你,就像没有人能代替你吃饭和恋爱一样。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,必须亲口尝一尝。不要害怕他人痛苦而去替他人承担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。因为苦难是一所学校,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,都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。苦难能磨炼人的意志,开发人的潜能,苦难可以变成巨大的财富。
12、生意人以钱为本,一切为了赚钱。商人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企业家是创造财富,为社会创造价值,影响这个社会。赚钱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技能,而不是所有技能。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通过正当途径赚到大量财富是光荣的。
13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,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他,而是去弥补他。永远不要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,赚钱是结果,不是目的。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多花点时间,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。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,失败的原因就几个而已。失败越多,你的经验越多,经验越多越容易成功。
14、领导的作用就像水泥,把许多优秀的人粘合起来,使他们力气往一个地方使。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让别人为你工作,而是应该为共同的目标或者使命、或者是一个理想去工作。很聪明的人需要一个傻瓜去领导,团队里都是科学家的时候,叫农民去当领导是最好的。什么东西都需要阴阳平衡才会和谐。
15、自负的人眼光高,把眼光降低以后情商自然就会高起来。傻瓜用嘴讲话,聪明人用脑袋讲话,智慧的人用心讲话。发自内心的东西才最容易打动人。
16、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要具备三个因素:眼光,胸怀和实力。懂得倾听,懂得放权,懂得尊重,敢于承担责任的时候,别人一定会听你的,别人发自内心地拥护你,你才容易成功。
17、当你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,你们同喜共悲的时候,不必教育,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孩子的愿望,那就不仅会收获孩子的成功,还会收获亲情的幸福。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。
18、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,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因为幸福的原则很简单,就是:平等尊重友好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就行了。
19、创伤不见得全是坏的,就看这个人是怎么看待创伤的。早年的创伤体验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情结,如果这个人有足够的情感支持系统,或者有足够的觉察能力,就可以在自身成长过程当中化解情结,或者重新看待创伤的意义。把思维调到某种角度,心结就通了。
20、有的家长喜欢找孩子的问题,以为这就是爱和关心,其实,过多的批评易于形成孩子的自贬之心,遗患无穷。我们总是鼓励家长们多看孩子的优点,多夸奖和欣赏自己的孩子。事实上,夸大孩子的正性面就等于缩小他的负性面,就等于让孩子的心灵永远沐浴在阳光之下。被人信任才感觉自己有价值,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会充满活力。
21、家庭规则应简单明了,就像游戏规则,太多太杂人人都会犯规,就失去了规则的意义。订立规则和执行有两种对立的态度:坚持和摇摆,僵硬和温柔。父母对规则持坚持和温柔的态度,孩子易于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稳定的情绪。如果是摇摆的温柔,孩子学会钻父母的空子,利用父母管理的差异,生出许多的毛病来。坚持但方法僵硬,孩子内心压力过大,易于形成心身疾病。久而久之孩子会利用发烧、肚子疼、头晕等躯体症状来逃避规则。摇摆且僵,孩子处于在两难和无论如何都错的境地,家庭里似乎什么都对,又什么都不对。天长日久孩子会发展出神经症或精神病态的行为来适应和对抗规则。教育孩子的原则:温和的态度和适度的规则。
22、每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,如果成人爱他,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。他会感觉到自己是天地间的一个宝贝,他的生命的存在就是一个大优点。假若成人粗暴地打击他,奚落他,嘲讽他,鞭挞他,那脆弱的小生灵,就会像被利剪截断的双翅,从此萎靡下来,或许跌落尘埃一蹶不振。他们的眼中暗淡了温暖的色彩,晴天看不到太阳,不再留意鲜花,看不到大自然的美,因为他的心灵世界一片苍白。
23、看不到自身优点的人,自然也就看不到他人的优点。他们的谦恭,可能是高度自卑下的胆小懦弱。他们的服从,可能掩饰着强烈的妒忌和反叛。他们的忍让,可能埋藏着刻毒的憎恨。他们的赞美,可能表里不一信口雌黄。
24、人对于自己未知的事物,总是充满着惊慌恐惧,不知道在暗中潜伏的是老虎还是蜥蜴。
25、心灵的成长不但发生在幸福的时候,更多是发生在苦难之中。越是苦难,心灵可能成长得越快。
26、美丽的风景不一定要到远处寻找,常常就在我们的身边,只是你缺少发现它的眼光。
27、恐惧可以接纳,却不能长时间的沉溺,逃跑更是懦夫退缩的行径。直面灾难,细细剖析,恐惧就会渐渐消散,甚至会看到鲜花就在不远处开放。
28、现代人陷入日常的忙碌,无数细小而琐碎的事件,缭乱了我们的双眼,模糊了我们的视线,凝滞了我们的脚步,壅塞了我们的襟怀,所以心灵也需要像打扫房间一样经常梳理清洁。